首页>新闻中心>行业动态>国内首家“一带一路”氢能产业合作示范区落地


近日,第五届国际“氢生态”年会在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举办,国内首家“一带一路”氢能产业合作示范区正式落地北京大兴,由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、中远海运、华戏发展、中信能源、水木兴创、天津荣程、新奥集团、大湾区共同家园基金等机构联合发起的“一带一路”氢能产业(绿色燃料)合作机制(联盟)同步启动。

据了解,自2019年起,中国已与德国、美国、巴西、沙特、刚果(金)、阿联酋、荷兰、俄罗斯、南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布联合声明,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,持续推动氢能领域国际合作。依托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优势,中国企业正从单一设备出口向“技术+工程+服务”总承包模式转型,可提供“制储运用”全链条解决方案,带动国内装备、材料、工程服务一体化出海,助力“中国氢能制造”国际品牌建设。

中国科促会“一带一路”产经合作委负责人表示,“一带一路”氢能产业合作示范区落地与合作机制(联盟)启动,将实现三大核心作用:一是推动中国标准与“一带一路”国家互认互通,降低国际贸易壁垒;二是整合国内技术、工程与金融资源,推动产业链抱团出海,形成“联合体”模式,提供一站式氢能合作解决方案;三是促进政企协同,依托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建立双边氢能合作基金,支持氢能基础设施共建共享,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。

作为合作承载地,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于2020年9月设立,目前已注册入驻企业300家,业务覆盖氢能制储运加、氢燃料电池、氢燃料汽车动力系统、氢能重卡等多个领域。此次“一带一路”氢能产业合作示范区的建立,将进一步推动构建以加氢示范站、氢能交流中心、科技园区为载体,以产业基金、企业联盟、专项政策、试验基地、人才培养为支撑,汇聚全国氢能产业链资源,促进“一带一路”氢能产业创新交流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。

值得关注的是,围绕《“一带一路”绿色能源合作行动计划(2024-2029)》,中国科促会“一带一路”产经合作委计划推进三项重点工作:一是推动创立30项氢能产业发展中国标准;二是设立并联动100家“一带一路”氢能产业合作示范园区;三是建立并吸收1000家合作机构的发展服务体系,为“一带一路”氢能产业合作发展提供长效支撑。




返回顶部